野钓鲫鱼钓组搭配技巧
首先野钓鲫鱼,用不着那些花里胡哨的高档装备。一根4.5到5.4米的碳素竿,轻巧又结实,就足够对付了。新手朋友们,推荐用三七调性的竿子,既能感觉到鱼儿咬钩,又能享受遛鱼的乐趣。线组方面,1号主线配0.8号子线,这可是黄金比例,对付半斤以下的鲫鱼绝对没问题。鱼钩嘛,4到5号的袖钩就挺好,钩条细,鱼儿容易上钩,钩尖必须得锋利,拿指甲一划拉,能挂住就说明状态正好。浮漂就用吃铅1.2到1.8克的枣核漂,稳当,适合这春天变化多端的风浪,主线比竿子长出个20厘米,要是挂底了,能保护竿子不至于断掉。坠子用那种能调节的铅皮座,方便根据鱼情随时调整灵敏度。
春天里的鲫鱼重点:温度、氧气、食物。
清晨的时候,找那种背风向阳的浅滩,水深1米左右,最好有蒲草的地方,那儿的水温比深水区高个两三度,鱼群都喜欢在那儿晒太阳暖和暖和。到了中午,就得换地方了,去深浅交界的地方,那儿既安全,又是鱼儿的觅食通道。
水面冒小气泡的地方,尤其是那种直径两三毫米,一串串移动的气泡,十有八九是鲫鱼群在底下拱食呢!哪儿有吃的,哪儿就有鱼:进水口被水冲过来的虫卵,鸭子活动的地方的底栖生物,还有倒树根那儿的腐殖质,这些地方,简直就是鲫鱼的食堂!
还有个实用的小技巧,看看水面漂浮物聚集的下风口,那儿不仅氧气多,吃的也多。早春的时候,记住“钓阳不钓阴”,连着三天晴天之后出钓最好。上午9点到下午3点,水温上升,鱼群会从深水区跑到浅滩来。
惊蛰之后,早晚也能钓,这时候鱼儿吃东西的时间长了。要注意倒春寒,寒潮来临前24小时,鱼儿 often 疯狂咬钩,寒潮来了就得去2米以上的深水区钓了。下雨天反而是个好机会,春雨能增加水里的氧气,鱼儿也更活跃了。这时候就去浑水区钓,饵料里多加点腥味的东西。记住一句话:“细雨钓浅滩,大雨钓深潭,雨后钓草边”。野塘里的鲫鱼,对天然的饵料没啥戒心,自己做的饵料比买的强多了。
最简单的,用七成熟的红薯揉碎,加两成的麦麸,一成的酒米,再加点蜂蜜水调和一下就行了。想要更高级一点的,可以把新鲜虾壳晒干磨成粉,加五成到玉米面里,那股淡淡的腥味,对野生的鲫鱼可是致命的诱惑!用活饵的话,红蚯蚓要选那种火柴棍粗细的“胭脂红”,用之前用茶叶水泡半个小时,能去除土腥味,还能增香。
虾饵用河虾最好,留着尾巴的第三节甲壳,挂钩的时候从尾巴穿进去,让虾身自然弯曲,下水之后更像活的。提前三天选好钓点,早晚各撒两把酒米,这叫“养窝”,能让鱼群形成习惯,一到饭点儿就来这儿。正式开钓的时候,“少打勤补”,每半小时补窝一个鸡蛋大小的饵团。
春天鲫鱼吃口猛,漂相一般有三种:黑漂(浮漂一下子沉下去)、顶漂(匀速上升两目以上)、顿口(短促有力地往下挫)。especially 注意“点动后静止”的漂相,这 usually 是大鲫鱼含着饵静止的信号,赶紧提竿!收竿之前记得补窝,留点酒米,为下次作钓做准备。野生鲫鱼快到繁殖期了,钓个三五条够吃就行了,把大肚鱼放回去,让它们繁衍生息。带上抄网和取钩器,避免伤到鱼,这才是一个真正钓鱼人的修养。